我的账户
中华商机在线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中华商机在线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华商机在线网公众号

中华商机在线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高铁霸坐还抢夺乘警摄像设备,被媒体报道,他把央视告了,法院这样判......

2021-12-12 发布于 中华商机在线网
白癜风吃什么药

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号日前消息,针对罗某的高铁“霸铺”的行为,央视此前进行了专门报道。后罗某以侵犯其名誉权为由,将央视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并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侵权责任。一审法院判决驳回罗某全部诉讼请求后,罗某不服提起上诉。12月6日,北京一中院终审驳回了罗某的全部上诉请求,维持原判。

2018年12月,罗某乘坐高铁因过站超乘未下车,被乘警要求补票并出示身份证,罗某拒不配合,伴有不文明语言,并做出抢夺摄像设备等动作,双方发生争执。列车在停站期间,派出所将罗某查获,并给予罗某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

央视对罗某乘车“霸铺”及被行拘一事作了专题报道,并被相关主流媒体转发。罗某称,央视报道不实,侵犯其名誉权。央视认为,作为我国重要的新闻媒体机构,其对涉案事件的报道内容客观准确,报道行为是在履行新闻监督之责,未侵犯罗某名誉权。

北京一中院经审理认为,央视对罗某乘车被拘进行报道,是在履行新闻媒体的监督职责,报道中所播放的影像资料来源于公安机关提供的执法记录仪记载的画面,其并未对该事件过程中罗某的言行进行篡改、虚构,该报道遵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报道行为合理、合法。央视在报道中用“霸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等词语,都是职能范围内作出的与客观事实相符的评价,与所对应的事件结果相匹配,意在宣扬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不属于对罗某的侮辱、诽谤性语言。

因此,央视对涉案事件的宣传、报道、评论行为,不构成对罗某名誉权的侵犯。据此,北京一中院依法驳回了上诉人罗某的全部上诉请求。

相关报道

媒体:高铁霸铺男不满报道起诉被驳回,爱惜名誉首先要规范言行

针对罗某的高铁“霸铺”的行为,央视此前进行了专门报道后罗某以侵犯其名誉权为由,将央视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并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侵权责任。一审法院判决驳回罗某全部诉讼请求后,罗某不服提起上诉。12月6日,北京一中院终审驳回了罗某的全部上诉请求,维持原判。(据12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回溯到2018年12月,当时罗某乘坐高铁因过站超乘未下车,被乘警要求补票并出示身份证,罗某拒不配合,伴有不文明语言,并做出抢夺摄像设备等动作,双方发生争执。列车在停站期间,派出所将罗某查获,并给予罗某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

“买短乘长”的现象多年来一直存在,可能导致列车超员以及影响后续旅客乘车,对列车安全和运营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部分旅客因为买不到目的地的票选择“买短补长”,先上车再按规定补票,虽违反运输合同约定,不提倡,但在运力允许的情况下,也是铁路公司灵活处理的一种便民举措。但是,买短乘长还拒绝补票,就是恶意逃票,逃票金额达到一定数量,可能触犯行政法律甚至刑事法律,构成行政违法或刑事犯罪。而罗某不仅恶意逃票,而且还在列车上争吵闹事,扰乱公共秩序,错上加错,警方依法对其进行拘留,也是希望他认识错误,吸取教训,也是警示所有乘客规范乘车,文明出行。

可是,罗某显然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没能痛定思痛,深刻反省,规范言行,反而认为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伤害了自己的名誉,一纸诉状将媒体告上了法庭。这在旁人看来,当然是不可理喻的迷惑行为,但从法律程序上讲,罗某也的确有主张自己名誉权的权利。只是,法律终究维护的是合法权益,从罗某霸铺逃票到状告媒体的一系列行为来说,他虽然拿起了法律武器,但却一点都不懂法律,也不尊重法律。

新闻媒体有报道新闻事件的权利和义务,一件关乎公众利益的事件发生了,新闻媒体的职责就是应该让社会及时知晓,维护公众的知情权,而新闻舆论监督更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

高铁霸铺、当众耍横虽然是罗某的个人行为,但由于其行为已经违法,扰乱了公共秩序,也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所以,媒体对其事件进行报道,批评错误行为,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倡导社会良好风尚,是履行工作职责,更是承担社会责任。只要报道是客观、真实、准确的,就不存在侵害其名誉权。正如法院判决所言:罗某社会评价降低系因其自身不当言行所致,与央视的报道行为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法院的判决有理有据,而且也是再次给所有人提了个醒:肆意践踏规则,不仅可能受到法律的惩罚,如果行为太过分,太嚣张,在当下这个舆论发达的时代,也一定难逃道德的谴责。

不朽之名誉,独存于品德,想要维护自己的名誉,首先就要从规范自身的言行,涵养自己的品行做起,如果自己都不珍惜自己的名誉,蛮横无理、胡作非为,那么不但会被法律驳回,也必然遭受舆论的批评。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中华商机在线网
    1970-01-01
  • 中华商机在线网
    1970-01-01
  • 中华商机在线网
    1970-01-01
  • 中华商机在线网
    1970-01-01
  • 中华商机在线网
    1970-01-01
  • 中华商机在线网
    1970-01-01
中华商机在线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中华商机在线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中华商机在线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中华商机在线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