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户口 提起朴树,我们总会不自觉地微笑,又有些许忧伤。他的歌中有我们的青春年少,淡淡的温暖,浓浓的寂寞。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我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啊,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 这些极尽美丽与哀愁的歌词,全部出自朴树之手。那是怎样的音乐天才啊!词曲、演唱全部由他一人完成,年纪轻轻就红遍大江南北。 图自视频《鲁豫有约》 但是,朴树是不快乐的。他沉默寡言,不喜与人交流,偶尔出现在大众视线,也是满身不合时宜。 有次参加真人秀节目,主持人问他为什么去,他说这一段需要钱。还有一次正录节目时,他突然说到点了,自己要回去睡觉。 图自视频《鲁豫有约》 这样不通世事的朴树,家人、朋友、同事、粉丝们都愿意宠着。连媒体都很少黑他,认为他骨子里始终是个少年。但朴树说他特别不喜欢自己,坦言曾患过抑郁症,一度想要自杀。 图自视频《鲁豫有约》 天才与抑郁,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在朴树身上呢?这一切的源头,或许还要从他的家庭和童年说起。 父母都是北大教授, 他却患上忧郁症 1973年,朴树出生于北京,本名濮树。他的父亲是北大博导教授濮祖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我国空间探测“双星计划”的发起人之一,被称为“外太空”界的泰斗科学家。 朴树的母亲刘萍同样是北大教授,是我国第一代计算机女工程师。她和濮树父亲曾是同学,都是年级前几名的优等生。高中毕业后,她报名支援边疆,又被选拔去西安交通大学读计算机,后来到北大任教。 图自视频《鲁豫有约》 濮教授有两个儿子,濮石和濮树。濮石从小调皮捣蛋,是个让所有人都头疼的孩子。而濮树相反,他很乖,成绩好,小学期间他当了五年班长,同时也是中队长。 北大家属院的孩子,都有类似的人生轨迹: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北大,然后出国留学或者留校任教。大儿子濮石走不通这条路了,父母就将希望放到濮树身上。 图自网络 濮树原本是按学术精英路线走的,但没想到考北大附中时差了0.5分。父亲不甘心,多方奔走一个月,没有结果。 濮树将一切看在眼里,敏感的他心头苦涩,甚至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因为没考上理想学校,父母都没法做人了。 图自视频《鲁豫有约》 濮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那个暑假,他拒绝出门,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和人沟通。母亲察觉到异常,带他去医院检查。西医一切正常,就去看了心理医生。 医生给他出心理测试题,其中一个是:“如果你死了,你觉得身边的人会怎么样?”濮树选了“无动于衷”。测试结果出来,濮树患上了青春期忧郁症。 父母没有告诉濮树结果,只是让他吃药。刚开始吃1/4片,后来是1/2片。濮树从父亲床底翻出了精神医学方面的书,才知道那药是用来缓解抑郁症的。 图自视频《鲁豫有约》 都说老师的子女压力大,北大教授的子女更是如此。外人看待他们时,总会无意识地设置标杆。那个标杆是优秀的孩子,至于是否是孩子自己想要的人生,没有太多人去关注。 当早已被设定好的人生,与孩子内心的自我有冲突时,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导致异常剧烈的青春期叛逆。 不和父母正面冲突, 在沉默中寻找自我 整个中学,濮树都在刻意摆脱被预设的人生道路。 他读了北大二附中。最初的摸底考试中,他拿到了班级第二名的好成绩,依然被选为班长。但他不想再被贴上“乖学生”的标签,于是早恋,穿着奇装异服,甚至带几个同学一起逃学。 班长自然是当不成了,他逐渐成了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 图自视频《鲁豫有约》 整个中学时期,濮树都挺迷茫的。他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却不知道想要什么。那时候,他追求一切新鲜的事物,留长头发,逃学出去喝酒,让自己看起来很酷。 濮树的哥哥濮石喜欢音乐,经常和朋友们翻录磁带。濮树看着他们玩,也感受到音乐的力量。他慢慢知道了崔健和罗大佑,了解音乐背后隐藏的思想。他觉得谈论音乐和思想,都是很酷的事情。 濮石比濮树大6岁,年少时同样叛逆,曾偷偷跑到深圳当流浪歌手。后来濮石去外地上大学,留了一把吉他在家。而那把吉他,为濮树打开了全新的世界。 图自视频《鲁豫有约》 濮树开始弹吉他,唱歌,偶尔也试着写歌。他卖了最爱的游戏机,给自己报了吉他班。那时候,音乐给了他安全感。在音乐里,他可以倾诉,也可以逃避。 他越来越不爱和同龄人交流,也很少和家人沟通。母亲有时和他聊天,他全是抗拒,不想说时就假装头晕。他小时候得过心肌炎,一说头晕家人就紧张,然后就不再管教他了。 沉默,忧郁,厌学,是濮树青春的底色。但还有无数的考试要应付,濮树几乎都是在考前一周突击式地自学。 图自视频《鲁豫有约》 高三时,濮树不想考大学。他那时就想要自由,想将头发留得长长的,穿时尚的皮夹克扮酷。 父亲告诉他,上大学后很自由,课程都是选修,学校有很多女生。他听了,觉得大学生活似乎很不错。于是集中精力学习几个月,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在大学,他真的放飞自我。留长发,组乐队,交女朋友,每天都是出去尽情地玩。第二学期,他索性一节课也没上,还和学校党委书记闹翻了。 图自视频《鲁豫有约》 玩了一段时间,濮树觉得很没意思,决定退学。跟父母说时,父亲说:“你长大了,你的决定你自己做。但是如果你要问我们的意见的话,我们是反对的。” 濮树选择退学,他决定做回自己。他如愿得到自由,但生活圈子反而更狭小了。除了和朋友们外出,除了每晚带着吉他去运河边唱歌,其他时间几乎都闷在家里。从一个屋子到另一个屋子,有时写歌,有时写日记,有时看书,有时玩音乐,有时什么都不干。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濮树慢慢想明白了:音乐是他想要付出一切的东西,比读书重要,比留长头发扮酷重要,比喝酒谈朋友重要,可以说音乐就是他的命。父亲多年后也表示:“我自己不懂音乐,但我尊重孩子的兴趣,音乐是他的生命,正如学术是我的生命。” 他是音乐天才, 却在一夜成名后消失十年 优渥的家庭背景,让濮树没有任何压力。他从没想过以后要做什么,也没考虑过谋生赚钱之类的事儿,他的世界里只有音乐。 在家呆了几年,父母看他的神色越来越担心,濮树选择性地忽略。有天母亲实在忍不住了,婉转地问他:“你要不要试试出去端盘子?”濮树猛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到了要赚钱的年龄。 那时候,高晓松正在花钱征集歌曲,朴树就试着去卖歌。高晓松让他自己唱唱,听完后被深深打动了。后来,高晓松朋友成立了麦田唱片公司,濮树是第一批签约艺人。他正式出道,艺名为朴树。 图自视频《鲁豫有约》 1999年,朴树推出首张专辑《我去2000年》,里面收录《那些花儿》、《白桦林》、《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经典歌曲。朴树一夜成名,专辑大卖30万张,各种奖项拿到手软。 后来,他拍电影,上春晚,到全国各地开巡回演唱会。2004年又推出唱片《生如夏花》,成为红极一时的明星。 图自视频《鲁豫有约》 突然的走红,给朴树带来了名誉、金钱,与此同时,还有巨大的压力。他不喜欢虚假的繁华,不喜欢被公司支配,不喜欢一场又一场永远没有尽头的商业演出。 有时他会突然失控。春晚彩排时得知要假唱,他扔下一帮人就走了,又被领导骂了回来。开演唱会时,有歌迷朝台上扔水瓶,他捡起来当场扔了回去……他变得越来越不开心,直到抑郁症重犯。 图自视频《鲁豫有约》 之后的十年,他几乎将自己封闭了起来,音乐也无法安抚他的内心。他结了婚,租住在北京的郊区别墅里,不与外界联络。 最难受的时候,他想过放弃生命,一度想要绝食。妻子吴晓敏陪着他,他不吃,她也不吃,两人僵持了30多个小时。看着险些晕倒的妻子,朴树终于拿起了碗筷。 他终究还是向往着爱与温暖,慢慢走出了最难过的阶段。 图自视频《鲁豫有约》 后来,朴树与麦田唱片解约了。自己又组建了一支乐队。自己做乐队特别烧钱,但很自由。他可以长时间没有成绩,也能为了一首曲子修改几千遍。他觉得找回了玩音乐的初衷。 “偷过一次懒之后,你觉得我偷了这次懒,老百姓没听出来,然后就会无底线下去。”做音乐,他宁愿慢,却从不敷衍。 2014年,韩寒找到朴树,邀请他为电影《后会无期》演唱主题曲,朴树答应了,就是超好听的《平凡之路》:“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朴树的声音一出来,我们的青春就回来了。 图自视频《鲁豫有约》 2017年,朴树推出了自己的第三张专辑《猎户星座》,网易云以2000万的价格购买了独家版权,创下单张专辑版权的最高记录。 有人问朴树的创作初衷,朴树想了很久说:“因为我的妈妈。我希望妈妈活得长久,能亲眼看到我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我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糟 朴树今年48岁了。他还住在郊区租来的别墅里,养着一支乐队,偶尔出席综艺节目。他少了些愤世嫉俗,多了些平和。 前一段参加《我的音乐你听吗》节目,朴树还发了长文告别,说自己不是被迫营业,是真的觉得好玩,认真地和后辈沟通交流。 图自朴树微博 现在的朴树,生活很简单。没有演出活动时,他就在家里写歌、录音,外出去大街上遛狗,买面包,看看热闹的人群。 他一直没有要孩子。他内心有些怕,觉得自己没有把握,将孩子教育成一个好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图自网络 他养了一只狗,每天变着花样对它表白:“爱你,我爱你,大家都爱你……”他解释说,狗狗和他特别像,不会表达,容易焦虑。他为狗请过教练,教练说狗不够自信,是朴树没有教会它。朴树很感慨,自那以后经常抚摸和夸赞狗狗。 为此,他还和父母深聊过,认为父母从小没教过他自信。他们很爱他,但都隐藏得很深,而爱有时是需要大声表达出来的。 图自视频《鲁豫有约》 朴树成年后,和父母走动得少了。父母经常在网上搜他的信息。他在节目中说没钱的时候,父母马上打过去电话,说他们还存了一笔钱。有次朴树回家,母亲对他说:“我听了你的歌,你这两年是不是过得不开心?”朴树很想哭。 父母那代人就是那样,哪怕是北大教授,也不善表达,只将最深的感情埋在心底。这样浓烈的爱,朴树其实很久以后才懂得。 图自视频《鲁豫有约》 在自我肯定与否定间纠结了这么多年,朴树终于能够温柔地看待一切了。 他对目前的生活现状很满意,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糟。除了音乐,他现在就想对父母多些耐心,尽量多抽些时间去陪陪他们。 作者:石霖,6岁男孩的妈妈,文字客,绘本控,执着写字,简单生活。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elitestalk)。 参考资料: 1.朴树微博:@如是我闻_一时_; 2.鲁豫有约:《朴树:少年树的清白之年》; 3.鲁豫有约:《朴树:我不怕老我怕失去勇气》; 4.网易真话,《解密朴树:痛苦不堪的抑郁和唱出生命的音乐》; 5.十点读书,《又一知名男星人设“崩塌”,父母真面目曝光:果然,我们都被他骗了!》; 6.新民周刊:《朴树成长的代价》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中华商机在线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