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中华商机在线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中华商机在线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华商机在线网公众号

中华商机在线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史景迁为什么能成为拥有最广泛读者的中国历史研究者?

2021-12-30 发布于 中华商机在线网
被窝电影网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beiwo.run

当地时间12月26日晚,美国汉学家史景迁去世,享年85岁。

史景迁本名乔纳森·斯宾塞,出生于英国,先后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史研究专家、汉学家,以研究明清史见长。

2010年,史景迁被美国联邦政府授予美国人文学界最高荣誉“杰斐逊讲席”。有评论者认为,在西方世界,史景迁“是我们这个时代拥有最广泛读者群的中国历史学者”“提升了西方对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理解”。能将历史著作写成畅销书的他,也堪称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汉学家。

在耶鲁大学深造期间,史景迁开始对中国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师从芮玛丽教授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也是在此期间,史学前辈房兆楹为他取“史景迁”之名,寓意“学史者当景仰司马迁”。

1965年,史景迁获得耶鲁历史学博士学位,其毕业论文便是后来衍生为畅销著作的《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

史景迁的著作之所以畅销,是因为独特的视角和“讲故事”的写作手法。但这种在某些中国正统学者看来“剑走偏锋”的路子,并不影响其史学精神的严谨性。

一些人对史学家有偏见般的思维定式,认为必须像老夫子那般皓首穷经,以毕生之力专注于某个历史事件,方可称专家,又或者要高屋建瓴,提出一套理论架构,才算得上权威。但这样的观点显然是将史学置于狭隘的专业立场之下,忽视历史学本身的人文精神。

相反,与其名字所致敬的司马迁一样,史景迁遵循着《史记》的精神,某种意义上同样致力于“究天人之际”。只不过,这里的“天”并非指命运,而是历史背后的脉络与规律。同时,作为后来者的史景迁,也躲开了司马迁的时代桎梏,并不赞同《史记》的道德史学倾向,避免以道德批判的方式书写历史。

从《曹寅与康熙》开始,史景迁就形成了自己的史学书写路子。表面上来看,他写的是人,甚至行文极似小说,但背后却是海量档案史料,还有对大社会的研究。他写康熙的统治之术,勾勒其内心世界;到了《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一书,更是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展现一个皇帝的喜怒哀乐,进而呈现当时中国的全貌。

从康熙到经历国破家亡之痛的张岱,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前往异国的天主教徒胡若望,再到普通农妇王氏,史景迁笔下的一个个生命,就这样化作中国历史的面相。枯燥的历史,也因此转化为生动的故事。

史景迁所做的这一切,不仅让西方世界多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也以他对中国的理解,为中国读者提供了审视自身的机会。他曾说过,自己的写作目的仅仅是为了激发读者了解中国的兴趣,这个定位看似很低,充满谦逊之意,但实际上却很高。

更重要的是,史景迁从未以西方中心论的视角看待中国历史,而是认为所有文化都应该从它本身的特殊性去了解。从这一点来说,这个宛若孩子玩积木一般,将散落在历史深处的图景连接并搭建的历史学者,有着一颗兼具纯真与坚定的赤子之心。

史景迁走了,他严谨的治学方法、独特历史写作仍将在学界和读者中产生久久的回响。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中华商机在线网
    1970-01-01
  • 中华商机在线网
    1970-01-01
  • 中华商机在线网
    1970-01-01
  • 中华商机在线网
    1970-01-01
  • 中华商机在线网
    1970-01-01
  • 中华商机在线网
    1970-01-01
中华商机在线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中华商机在线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中华商机在线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中华商机在线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