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站优化 http://www.910xiao.com/ 新华财经北京1月17日电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多因素助力A股企稳机构多维度掘金后市 尽管新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调整,但各券商机构对后市行情并不悲观。在机构看来,稳增长预期强化、增量资金流入等因素将对A股市场企稳回升产生积极影响;当前A股底部渐近,备受关注的春季行情也不会缺席。在后市配置上,除了关注高景气细分领域外,年报业绩预告超预期的品种以及金融、基建、消费等方向也值得重视。 ·楼市初现企稳迹象机构预计一二线城市将转暖 2021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延续四季度以来的下降态势,同比涨幅回落。同时,当月新房和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均有所回升。专家表示,整体上看,2021年12月份房价虽在低点徘徊,但已初现企稳迹象。预计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在2022年上半年有一定程度转暖。 ·新老基建联手发力重点瞄准三大领域 新年伊始,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传统基建仍占据重要地位,同时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也成为重点布局方向。专家认为,基建投资开工提速在春节后会更明显,未来交通强国工程、民生项目、新基建将成为基建发力重点。随着1.46万亿元新增专项债限额提前下达,2022年基建投资将迎来“开门红”。 上海证券报 ·多家房企开启融资计划 2022年伊始,已有多家房企发布了新的融资计划。1月14日晚间,滨江集团发布公告,公司拟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发行总额不超过35亿元的中期票据和总额不超过35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同日,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申购说明。克而瑞研究中心总经理林波表示,预计2022年整体的房地产融资环境以稳为主,维护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以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为牵引 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路线图明晰 2022资本市场改革“路线图”将在2022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专家表示,坚持“稳字当头”和“改革攻坚”,以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坚持“零容忍”将成为2022年资本市场监管的主题和主线。2022年,有关部门将加快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资本市场吸引力将不断提升。 ·绿色投资氛围浓厚绿色债券指数发展空间广阔 随着绿色投资氛围的逐步形成,绿色债券指数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相较综合指数,绿色指数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金融机构也纷纷推出绿债指数型产品,不过还须解决企业披露不足、投资者投资意愿不高等问题。 证券时报 ·公募产品注册制提速最快15天搞定 记者获悉,在近期证监会下发的《机构监管情况通报》中,监管方面强化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优化公募基金产品注册机制。纳入快速注册机制的常规混合类、债券类基金产品,注册期限由原则上不超过20天缩短至15天;未纳入快速注册机制的常规主动权益类、被动权益类(宽基)、混合类、债券类基金产品,注册期限由原则上不超过30天、30天、45天、45天缩短至20天、20天、35天、35天。 ·稳需求政策密集落地 “三驾马车”齐发力稳经济 从重大项目的加速开工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生效,到各地为“就地过年”人员准备的补贴金、消费券,新年伊始,围绕“三驾马车”的各项稳需求政策陆续落地,促进投资、出口、消费的措施密集出台,一齐为新年经济稳增长提供混合动力,助力经济运行提质增效。专家指出,随着各项稳需求政策在年初迅速落地,既有开工项目又有资金支持的基建投资将力保经济开年稳增长。RCEP生效后带来的经济红利有望进一步利好出口,助力外贸维持韧性。在对节日消费、冰雪消费等新消费动能的逐步挖掘下,此前受疫情反复扰动的居民消费需求或将在一季度得以释放。 ·货银对付改革启动对投资者交易习惯没影响 证监会已于近日正式启动货银对付(以下简称DVP)改革,就拟修订的《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市场人士表示,此次改革不涉及经纪和融资融券业务,保持投资者现有交易结算制度和习惯基本不变,对广大个人投资者没有影响。DVP是国际市场普遍采用的基础制度,用于保障证券交易达成后钱券足额交收。 证券日报 ·23家ST公司2020年年报被“非标” 监管加力查处中介违规 年报披露前夕,上市公司扎堆更换审计机构。据统计,自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月16日,有114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拟变更或变更2021年度审计机构,其中,23家ST公司2020年度被出具“非标”意见。分析认为,严查中介机构不勤勉尽责,是为了督促中介机构履职和承担职业责任,提高上市公司财报质量,为投资人提供一个信息对称的股市环境,最终发挥资本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建议考虑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性,比如完善举报人制度和强化证券集体诉讼中中介机构承担的保证责任。 ·33家医药生物公司超八成业绩预喜中药及体外检测板块净利增幅较大 截至1月16日,共有33家A股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喜超八成,预增、略增、扭亏分别为17家、7家、3家;业绩预减、首亏、续亏合计为6家。从子行业分类来看,中药与体外检测板块预计2021年净利润增幅较大。 ·“地方两会时间”已开启专精特新企业有望获资本市场重点支持 2022年伊始,各地陆续进入“地方两会时间”。从已召开的西藏自治区、北京市、河南省地方两会公布的信息来看,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受到政策面广泛关注。对此,受访专家对记者表示,数字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将是2022年多地主要政策发力点;此外,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新成长企业将获得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重点支持。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中华商机在线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