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大侦探 http://http:www.td010.com 2017年,清华校长施一公应邀参加央视节目《开讲啦》,在节目上,施一公感叹: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生足足花费了他12年时间,如今这届本科生有2251位,但其中1670人选择去了美国,而这其中能做到出类拔萃的人却很少。 作为清华大学的校长,施一公见到了太多人才流失的案例,他在节目中说,从1995年开始,他就想着为祖国培养最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为了这个念头,施一公足足花费了12年时间才培养出一位博士生,他坦言,培养一个博士非常不容易,用我们自己的资源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应该让其留在国内发光发热。 但眼看如今大量毕业生选择出国发展,施一公称,自己心里很不平衡。施一公在演讲时还列举了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那时他在普林斯大学当助理教授,机缘巧合之下去一家外国的生物制药公司参观。 施一公当时就发现,负责商务接待的人都是白人,而那些来自清华北大的高材生却在第一线干活,按理说,能够出国留学必然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智力、 施一公话锋一转,自己当年出国留学是因为家里穷,没钱,自己就想获得更高的文凭将来能拿一份不错的offer,因为小时候的一件事深深的刺痛了他。 1987年施一公在上大三的时候,父亲不幸出了车祸,当时急诊室里,有一条规定,就是要先缴纳500块押金才给抢救。500块放在这会可能听起来并不多,那按当时的物价来看,500块比现在的50万还难受。肇事司机花费足足4个小时,东拼西凑终于凑够了500元,但钱拿回来的时候,自己的父亲已经断气了。父亲的死对施一公的打击很大,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彻底发生了改变,因此他才决定出国留学。 来到美国后,施一公学过很多,像是计算机,经营管理,但是他觉得学术研究对他吸引力更大。 在1995年,施一公拿到了霍普斯金大学生物系的博士学位,后来他还拿到了一个保险公司中国首席代表的位置,而这也意味着施一公将来的工资可以拿到6位数。 面对金钱诱惑,施一公没有妥协,他带着妻子回到祖国,他想要用自己的才智为社会创造价值。 回国后的施一公主要从事细胞凋亡及膜蛋白两个领域,先后获得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还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等。 施一公用自己的经历回答了自己为何出国要回国的发展,但是对于优秀毕业生去了外国发展,脱颖而出的却非常少,这个问题十分鲜见。 关于中国教育,施一公说:中国的学生从小就循规蹈矩,甚至连衣服、发型、坐姿什么的都尽量统一,而这也导致学生思维僵化、阻碍创新。 老师怎么教,孩子就怎么学,不是考点老师就不教,也不指望孩子们学,这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育,根本提不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就拿物理来说,在外国,孩子从3岁就开始接触了,而我们上初二才学。 启蒙比欧美晚好多年,所以一上来就上物理、化学公式,方程式,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把知识理解透,就匆匆“填鸭式”背公式,然后毕业后就忘记了。这样的教育不仅不利于学生自己的发展,更加不利于国家物理学科的发展。 好在如今的一年级已经开始学习《科学》,而且央视还专门为广大家长朋友推荐了一套科学启蒙书《这就是物理/化学/地理》。这是一套专为15岁以下孩子打造的科教绘本,分为《这就是物理》、《这就是化学》、《这就是地理》以及《这就是科学》等等,共计6册。在100多个国家流行,深受家长以及孩子的喜欢。 相比传统复杂晦涩的物理书籍,《这就是物理》不讲公式、不讲理论,也不是填充式的教育,而是使用很多漫画将一些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变成有趣连环画,让学生们可以在欢声笑语中掌握知识。据有关科学研究,当人的情绪非常放松时,掌握的知识往往很牢靠,而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对知识的接受就会出现抵触情况,因此用漫画的形式讲知识,非常符合大脑的记忆方式。 它使用漫画演绎的方式将中小学要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现,非常适合5~15岁的孩子进行阅读,其实掌握知识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可以从小对这门学科感兴趣,只要有兴趣的话学习起来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中华商机在线网
2025-05-01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