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被原生家庭搅和的婚姻,能走多远? 有人说,好的婚姻就是两个人各自从原生家庭剥离出来,然后组建一个新的小家庭。这个过程包含斩断原生家庭的情愫,把两个不同的“系统”磨合为一个全新的“体统”。 这种剥离,除了要求子女必须主动从原生家庭退出,还应该需要双方父母的体面离场。 倘若子女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原生家庭的父母还总是参和子女的婚姻生活,甚至时不时压榨一下条件好的那一个,去补贴自己喜欢的那一个孩子。父母这种“劫富济贫”的行为,你能接受得了吗? 我想,大多数人面对这种情况内心都会抗拒,但又碍于所谓的父母手足亲情,不得不被迫接受。 然而大家一定要明白,成年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后,凡事也要多学会为自己的伴侣、儿女着想。 如果一味对原生家庭的盘剥逆来顺受,拿小家的共同收入去补贴父母手足,只会让婚姻走向衰败。 很庆幸,阿建(化名)和妻子最终学会了反抗,守护住了自己的婚姻。 02 阿建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是家里的长子,同时也是家里众多兄弟姐妹中最有出息的那一个。 一句“长兄如父”,让阿建从小就被迫担起了更多的家庭责任。 父母每天早出晚归,照顾几个弟弟妹妹的生活起居,给他们做饭、喂饭,带他们上学、放学、督促学习,就成了阿建少儿时期最主要的生活片段。 也正因为如此,几个弟弟妹妹一直非常依赖他,平时有点什么事,最爱找他这个大哥帮忙而不是父母。 父母也因为他是老大,而且又懂事孝顺,在生活中并没有给他太多关爱,反而更疼爱几个需要人照顾的弟弟妹妹。家里有点什么好吃的,都是先紧着弟妹,有剩余了才会轮到他。 这种厚此薄彼的行为一直伴随着他,甚至在他大学毕业有了收入之后愈变愈烈。 父母常常向他要钱,去补贴其他弟弟妹妹的生活。哪怕后来几个兄弟姐妹都已经各自成家立业,他也会因为和妻子的收入比其他兄弟姐妹高,继续遭受父母的盘剥。 妻子对此颇为不满。 妻子的原生家庭也不富裕,她也有一个弟弟,虽然每月赚钱不多,却从不轻易向她和家里开口求助。毕竟“成年人的生活,大家都不容易”的道理,但凡是个拎得清的人都懂。 可阿建的父母却丝毫体会不到他们夫妻俩的难处,总是抱着“劫强扶弱”的心态,经常帮其他儿女盘剥阿建夫妻。事实上他们的收入虽然高一些,但其他兄妹的生活也没有很差。 好在妻子也识大体,虽然内心极度不满,但不会在面子上和自己的父母过不去。看到阿建为难,也会转头拿钱给父母,破财了事。 可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纵然家里有矿,也经不起父母这样隔三差五就来蚂蚁搬家。 妻子不止一次向阿建提出,让他学会拒绝父母,毕竟由她出面的话,总归是不合适。但如果阿建实在办不到,那这个坏人就让她这个儿媳来做。 事实上,妻子也真的这么做了。 前不久,夫妻俩双双升职加薪。不过这次他们学聪明了,没往家族群里公布这个好消息,怕的就是父母知道了会变本加厉。 可父母不知从哪儿得知了这个消息,刚好赶上阿建生日,父母和兄弟姐妹们一共9口人,便兴冲冲地上门来了。 说是来给阿建过生日,但一个个都是空手来的,连个蛋糕都没有。 母亲一进门就抱怨:“升职加薪这么好的事儿,也不跟家里说一声,让大家伙儿一起高兴高兴。” 紧接着又是跟往常一样,妻子在厨房备菜,其余人在客厅聊天等开饭。 寒暄不到十句母亲就切入主题开口要钱。这次的理由是,老二家的孩子要报夏令营,钱不够,让阿建帮衬帮衬。 妻子受够了这么多年父母总是这样,今天这家孩子报补习班没钱,明天那家家里要换新家具没钱,后天这家又好久没工作了没钱吃饭……总是拿这些明目来找他们要钱,所以这次她不打算忍。 妻子在厨房朝阿建咳嗽了一声,示意他先打头阵。 阿建心想这一天迟早要来,否则妻子肯定不会“轻饶”了自己,便也没怂,第一次开口拒绝了母亲:“老二啊,夏令营钱不够就不去了吧,我们家最近也没啥钱。” 母亲不可思议地看着阿建,正打算说些什么,妻子赶忙出来帮腔:“是啊妈,这几年我们赚的钱都交给您了,家里真没闲钱了。” 母亲大概是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径直朝阿建骂了个痛快。说他从前从来不敢忤逆自己,今天这是怎么了,是不是什么人在他耳旁说了什么挑拨离间的话。 妻子听出来了母亲的言外之意,也不和她多说什么,就把备好的菜统统收进冰箱。然后拿出头天晚上的剩菜,连热都不热一下,就端了出来说:“最近手头紧,今天只吃剩菜剩饭。” 母亲正准备开骂,还好被几个弟弟妹妹拉住,强行带走了。 不过自那以后,母亲不知是想通了还是怎么样,倒也收敛了不少,好长时间都没再上门要钱。 夫妻俩的生活终于恢复了平静。 03 拒绝亲人的请求,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当为难的一件事情。但正如勒内·夏尔所说: “没有人在修剪其生活之时会不割伤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只有过了自己内心的那一道难关,学会拒绝,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而通过他们的故事,也让我们明白以下两个道理。 一:在子女间“劫强扶弱”,是很多父母都存在的通病。 在多个子女的家庭里,父母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手心手背都是肉。” 或许在父母的心里,他们确实是这样想的。同样是自己的子女,哪有多爱谁一些,更看不上谁一些的道理。 可体现在外在行为上,却常常又会成为另外一回事。在旁人眼里,他们对待不同子女的态度,是有所差异的。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像阿建父母这种损有余而补不足,在子女间“劫强扶弱”的行为,是很多父母都普遍存在的通病。 那么,常年出于被压迫的那个子女,如果一味纵容、满足父母的需求,只会让自己的婚姻陷入两难。 只有自己学会说“不”,才有可能真正逃脱原生家庭的束缚,守护住自己的婚姻。 二:婚后很多夫妻之间的矛盾,往往来自于原生家庭。 相信很多结过婚的“过来人”都会有这种体会: 明明恋爱时挺美好的,怎么婚姻生活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矛盾越来越多? 除了一部分柴米油盐冲淡了激情外,其实婚后很多夫妻之间的矛盾,往往都来自于原生家庭。 比如,婆媳之间互相看不顺眼,男方或女方的父母偏心对待儿女,要求夫妻一方长期为原生家庭提供经济上的帮助等等,这些都极有可能造成夫妻矛盾,最终导致婚姻解体。 因此,想要家庭幸福美满,不仅夫妻双方要有小家意识,学会挣脱原生家庭的枷锁。为人父母者,也要多为常被自己“盘剥”的那个子女着想。 或许在你们的观念里,兄弟姐妹间互相帮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每次从有本事的那个孩子家里拿点钱补贴另外的子女,也不是什么大事。 可往往一桩桩、一件件加在一起,就会成为压垮儿女婚姻的稻草,让他们的婚姻走向衰败。 同样都是自己的儿女,谁不都该成为谁走向幸福的牺牲品。 拎得清,更是为人父母者最重要的修行。 文/无笔 聚聚玩官网 http://www.youzhuan3.com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中华商机在线网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