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网络 https://www.click360.com.cn 据杭州日报消息,34岁的货车司机陈师傅,5日在杭州半山通道防疫检查点,嚎啕大哭。 “说实话哥,一个大男人什么时候都可以不掉眼泪,但是碰到内心最脆弱为难的时候,真哭得稀里哗啦的,因为心里面那种触动太大了。哥你想啊,一个人漂泊在外,在你最困难最苦的时候,给了你帮助......” 视频截图 联系上陈师傅的时候,他正在某酒店隔离,一口一个“哥”,像是跑运输这份工作给他留下的谦卑江湖气。 视频截图 货车司机杭州高速口被拦停 两盒盒饭令他嚎啕大哭:7天没吃米饭了 陈师傅跑运输两年左右,老婆孩子都在河南老家,自己常年在上海、杭州两地拉普货,服装、布料、建材等。货车是他常年的住所。 5日中午12点30分左右,在杭州半山通道防疫检查点,陈师傅的皖S大货车停下接受核查。 有上海旅居史,健康码黄码。 在检查点执勤的拱墅公安民警叶飞得知情况后,立即与卫健部门的同事根据工作规范和处置流程落实防疫措施。 陈师傅将近1米8的个头,穿了件单衣,看上去头发油油的,精神状态很疲惫。 “你从涉疫地区过来的,黄码,现在下不了(高速)的。”工作人员按要求对陈师傅进行劝返。 陈师傅急了,再回到高速上,也吃不上饭。工作人员建议他去隔离,陈师傅也表示愿意。 按处置流程,陈师傅要做抗原检测、核酸检测,随后先按指引到隔离点停车场。陈师傅突然为难地说,“7天没吃过米饭了,刚才下车的时候头昏脑胀的”。 叶飞一听赶忙说,“你等一下,我先给你弄点吃的。”旁边一穿防护服的大姐看看他,又添了句,“你拿两盒!” 视频截图 不到三分钟,两三名工作人员陆续拿来两盒盒饭、一箱八宝粥加水果。 陈师傅接过来,听工作人员给他吩咐事情,还没等回车上吃饭,突然泪流满面、嚎啕大哭起来...... 车上住7天只吃面包 “但今天给大家添麻烦了” 这阵子,陈师傅没有活拉。7天前开始,他就歇在上海一高速入口外,吃住都在车上,饿了就只吃面包。 “哥我不怕你笑,这个星期除了上大厕,我都在车上。”4日中午,陈师傅做过核酸检测,5日凌晨1点,结果出来是阴性,上午10点就空车上了高速。他说,不知道能不能下高速,也想找点吃的,面包实在是咽不下了。不过,一路上服务区关了,买不了东西,陈师傅在高速上一直开到了杭州半山一带高速检查站......下午,在车上吃过饭,陈师傅按照指引把车停到了专用停车场进行消杀,随后自己经由转运车辆送往隔离酒店休息、隔离。“哥我说的不是客套话,是心里话。包括跟我父母,也是这么讲的。一个大男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掉眼泪,但碰到最为难的时候,今天真的哭得稀里哗啦......” 老家父母也说:拦下你的是好人 把人家手机记一下,人不能忘本 陈师傅稍微睡了一觉,5日傍晚,给老家父母打了电话。“我说,杭州这边有个防疫检查的大姐跟我说,‘要不你去隔离吧,最起码能休息好。’我跟父母一讲,我爸妈就说,拦下我的这是好人,你要把人家手机号记一下,到时候这疫情过去了,哪怕给人打个电话说声谢谢也应该的。你不能忘本。”陈师傅激动也感慨:“我这个人小学毕业,也不知道怎么用语言去表达,我就感觉,到杭州特别温暖,真特别温暖。” 延伸阅读 女子在上海被隔离10多天:食材省着吃有时一天吃一顿 据央视新闻报道,上海市卫健委通报:4月3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25例和无症状感染者8581例。连日来,来自湖北、天津、江西、山东等地数千名医务人员携带医疗物资,奔赴上海支援。 4月4日,潇湘晨报(报料微信:xxcbbaoliao)记者联系到身处上海封控区的湖北姑娘小戴,已经“闭门不出”第11天的她,现在最大的心愿是疫情结束,一切尽早恢复正常,“解封时想好好吃顿饭。” △小戴囤的食物受访者供图 担心住户饿肚子,楼下咖啡店老板赠送食材 33岁的小戴是湖北人,居住在上海浦东新区金桥路附近的一栋商住公寓楼。和她一样,楼里住户都是二三十岁左右到的年轻上班族、学生群体。2020年,她就在湖北经历过疫情封控,这一次又遭遇了上海封控,她有了不同感受。 3月份以来,小戴就听说公寓附近的几个小区陆续出现阳性病例被封控,担心公寓也出现这样的情况,她临时囤了一些方便食品,“比如泡面、零食什么的,但没多少,原以为最多封个两三天就解封的。” 3月25日左右,公寓出现了阳性病例被封控,小戴心态也还算乐观。但3天后的凌晨5点,浦东进入封控状态。封控前,一些超市通宵营业供市民储备物资,但小戴的公寓已无法外出采购。偶尔在外卖平台上能刷到还有营业的饭店,邻居们就尽量多买两天的饭冻在冰箱里。 和三年前在湖北老家封控时不一样,那次封控,小戴在家,有居委会街道发物资保障饮食。这次,小戴住的商住公寓楼既不归街道管,也不归居委会管,储备的食物吃一顿少一顿,为了解决最基本的食物供应问题,小戴和邻居们只得绞尽脑汁“各显神通”。 由于公寓不少人是租户,人员流动性较强,没有业主群,住户们平日都忙着上班,大家谁也不认识谁。只有楼下的咖啡店老板建过一个顾客微信群。楼里封控后,咖啡店歇业了,咖啡店的顾客群变成了住户交流居家隔离抢菜的群。 困难时期,邻里们抱成一团互相取暖,担心有些邻居没加入这个群影响生活,有邻居还贴了群二维码在电梯里,小戴也因此认识了许多邻居。 咖啡店的老板也告诉住户们,缺吃的就去咖啡店仓库里的冰箱取,里面还有一些冷冻的食材,小戴也去看了看,“昨天分到了一些牛奶。” 住户们和物业四处搜寻能买到的食物和供应商联系方式,好组织团购。有时是住户们自己设法搞到的,有时是物业联系的。 公寓里没有燃气,大多数人都不做饭,只有2楼公共厨房有四个炉灶。住户们团的多是自热米饭等各种速食产品。物业组织过一次团菜,小戴参加了,发现价格还不算离谱,但大多住户都开不了火,领到了菜只能存在冰箱里。 小戴有一个煮面的小电煮锅,其他人连电煮锅也没有,“西红柿、黄瓜这种就生吃,其他的菜也还没想好怎么吃。” 抗疫迎来曙光,期待解封时正常吃顿饭 小戴每天都要刷刷外卖平台,偶尔可以发现一两家较远的饭店营业,但没有骑手接单,如有骑手接单,就能吃上一顿饭。 “我喝了一天奶茶。”邻居们甚至还发现了一家奶茶店,凑个几十杯,只有一种口味可选,老板开车送上门。 小戴不得不计划着食物消耗的速度,尽量省着吃,“有时一天吃一顿,基本吃饱就行。” 公寓被临时划到金桥社区管理后,昨天,住户们也领到了政府发的物资,每个人一份酸菜鱼或者冻虾,需要自己加热烹饪,家里没有烹饪器具的邻居直接把物资让出来,“就说谁需要谁拿去。” 隔离期间,一切都陷入停滞。小戴在家不断刷着新闻,了解外界的动态。邻居们趁着下楼取个外卖或者隔天测一次核酸的机会,晒晒太阳。 所幸楼里都是年轻人,并未出现就医难的问题。疫情封控带来的诸多不便还体现在工作上,小戴从事新零售行业,虽然可以在家线上办公,但依然不方便,她还是希望社会秩序能尽早恢复正常,“长时间不上班肯定不行,拖久了公司也运行不下去。” “一开始是恐慌的,后来慢慢好了。”远在湖北的家人,也担心小戴有被感染的风险,好在公寓楼里不少留学生是从国外的疫情高风险区回来的,大多数年轻人对这次疫情也有着中立客观的认知,“这次主要是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也就不恐慌了。” “大家都想尽快解封,我们现在就想要泡面。”4月4日,全国多个省份医护人员驰援上海,上海的抗疫局面也似乎出现了一丝曙光。小戴的最大心愿是,解封那天,她能正常吃饭。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中华商机在线网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