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职工成才赋能,为产业转型赋能,为区域发展赋能,近年来,南湖区以列入省级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域综合试点为契机,以思路求精、措施求实,做深“三精三实”文章,深度激活产业工人能量库,探索“产改”赋能共富的新路径,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优秀服务项目,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首善之区凝聚新动能。 精心绘制“产改”施工图 在创新培育上出实招 用好“产改”方法论,一张着眼于全域布局、全程推进、全链衔接的“产改”施工图在南湖区渐渐清晰。 以试点培育体系化、梯队化为主线,南湖区出台了“产改”实施方案,明确5大改革体系、19条重点举措,持续深化“产改”试点梯队化培育,以省级全域综合试点为核心、3个省级试点为样板、“N”个骨干企业(小微产业园)为重点,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1+3+N”“产改”示范线,层层推进“产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值得一提的是,首批省级产改试点企业卫星化学成为全省25个改革成效突出集体之一受到了省委省政府表扬。 以整体推进清单化、项目化为主基调,南湖区分别制定了镇街、小微企业园、重点非公企业三张工作清单,围绕思想政治建设、阵地创建覆盖、技能素质提升、职工权益保障4个方面,细化14项标准化改革清单,基层首创精神大大激发,凤桥镇“梯队培育链计划”点亮“小城大匠”共富梦,大桥镇“五心工作法”搅动企业你争我赶一池春水……11个“产改”特色创新项目各有亮点。 以氛围营造形象化、普及化为主色块,大桥镇创新“新时代产改H5”一图读懂,亚特电器设“亚特大道”展示优秀员工风采,卫星化学讲“卫星故事”树立精神标杆……“产改”宣传直观清晰又特色鲜明,南湖区形成“产改”工作“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精准聚焦“产改”发力点 在助力共富上见实效 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首善之区的新征程上,“产改”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新的内涵,南湖区通过“产改”举措的层层落实,推动产业工人精神普遍富足,生活不断富裕。 作为革命红船起航地,南湖区强化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有着独特的优势。以思政教育为突破口,推动产业工人精神富足。搭建一站式思政工作平台,设立一个思政“师资库”,组建一支思政“教导团”,编撰一本思政教材,命名一批示范基地,储备一套职工志愿项目,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构建具有南湖辨识度的“七个一”职工思政教育体系,培育“有理想守信念”产业工人,“我心向党”成为产业工人的共同心声,去年全区在产业工人中推优入党21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59名。 推动技能强身,劳动致富,南湖区发展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员工养成体系,先后出台了《技能人才培育扶持实施办法》《激励企业引才育才实施办法》等,推动产业工人教学实践改革,助力1.2万名产业工人实现学历+技能双提升。打造“南湖·秀洲”全市首个跨区域工匠联盟,深化“名师带徒·匠心传承”工程,“百人名师库”完成师徒结队110对,深化“争当建功立业主力军”活动……聚焦南湖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南湖区为产业工人搭建广阔的成长平台,覆盖产业工人6.5万余名,850人通过竞赛实现技能晋升。 精细编织权益保障网 在惠工服务上下实功 以深化“产改”试点为契机,南湖区也在不断增强产业工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造权益保障新模式。“东方特钢”制定专利管理制度,对创新操作法等与考核奖励挂钩;“天通精电”建立专业技能与管理能力晋升双通道……发挥区级集体协商工作室核心指导作用,南湖区连续两年举办集体协商技能比武,引导企业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薪酬分配激励机制,技能提升因企制宜,劳动光荣蔚然成风。 构建组织支撑体系。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以行业建会为突破口,实施“一行业一政策”,成功推动货运物流、快递、保安、护工护理群等新业态、新领域组建基层工会41个,覆盖企业390家。同时,采取“行业协会+工会”“小微园区业委会+工会”等组建新模式,不断拓宽小微企业的组织覆盖面,为推动小微园区“产改”试点走深走实夯实了基础。 打造精细服务“新品牌”。以“产改”推动服务升级,南湖区在产业工人体量最大的嘉兴科技城建成工会主题公园;推动规上企业投入450余万元,升级改造一批职工之家;建设职工心灵港湾33个,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打造户外服务站点“惠工小站”103家,创新探索“心连新”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形成体系更完善、普惠更有力的产业工人服务阵地。 (文章来源:嘉兴日报) 文章来源:嘉兴日报prada包包 https://www.sumipvc.com/product/prada/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中华商机在线网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请发表评论